为什么有的染发剂(包括一些大牌)都说自己无“氨”,不敢说无“胺”呢,答案很简单,胺在染发剂中是染料、没有它着色搞不定,气字头的氨是助染剂,助染剂还有其它品种可替代,所以不用这个氨是可行的。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点,作用不同
1、氨:主要指氨水,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毛纺、丝绸、印染等工业用于洗涤羊毛、呢绒、坯布,溶解和调整酸碱度,并作为助染剂等。

2、胺:主要指“苯胺”类物质,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它可用于制造染料、药物、树脂,本身也可作为黑色染料使用。苯胺是染料工业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在染料工业中可用于制造酸性墨水蓝G、酸性媒介BS、酸性嫩黄、直接橙S、直接桃红、靛蓝、分散黄棕、阳离子桃红FG和活性艳红X-SB等。。。。。。

简单来说“苯胺”本身就是黑色染料,同时可以和不同的化学元素反应,出现不同的颜色,主要是用作染色的,要想染色离了他不行。
第二点,危害不同
1、氨水很容易挥发,所以,主要说一下吸入和接触危害,毕竟没有人会傻到去喝它吧。。。

氨气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以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2、关于苯胺,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的: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中毒性肝病。该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嗯。。。您仔细的品,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一个隐形杀手,比那个氨厉害的多。而且“苯类”是一个大家族,只要是上色,没这个就得有那个,个个都不是善茬,俗称“八大金刚”。
p-苯二胺 | 氢醌 | m-氨基苯酚 | o-苯二胺 |
p-氨基苯酚 | 间苯二酚 | 甲苯-2,5-二胺 | p-甲氨基苯酚 |
其实早在1975年就有学者提出染发剂中苯胺苯酚类的使用情况与某些肿瘤发生有关,如膀胱癌、乳腺癌和血癌等。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胺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自然村染发液,不含苯胺苯酚类染料,也不含氨,而且上色快、固色牢、使用可靠性好是一款名副其实的植物染发剂。
